【实用】北京教案模板汇编6篇
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,时常需要用到教案,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。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?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北京教案6篇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北京教案 篇1中队活动目的:
让学生了解奥运,发扬奥林匹克,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。
活动准备:
电视机、影碟机、录音机、磁带。
活动过程:
(出旗仪式略)
(主持人甲、乙、丙、丁上,男女各2名)
主持人合:腾飞的,相约在北京。
甲乙合:我们出生在太阳升起的地方,
丙丁合:那是一块美丽而神圣的土地。
甲:它有山明水秀的南国景致,
乙:更有雄壮粗犷的北国风光;
丙:它有碧波荡漾的东海之滨,
丁:更有浩瀚无垠的戈壁沙漠。
主持人合:它的名字叫,万里江山--美如画!
甲: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,盛开在祖国的阳光下。
乙: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,共同的名字叫中华。
丙:我们从小爱祖国,祖国时刻装心中。
丁:下面请听歌曲《爱我中华》
甲:悉尼奥运的圣火已经熄灭。
乙:中华健儿的辉煌已经铸就。
甲:人在世界体坛上扬眉吐气。
乙:健儿奋勇拼搏,英姿飒爽。
甲乙合:华夏儿女--(队员合):无不感到激动万分。
丙丁合:炎黄子孙--(队员合):无不感到骄傲和自豪。
甲:队员们,在历届奥运会上,我省运动员也为江苏人民争了光。下面请**同学讲一讲女子羽毛球双打冠军葛非、顾俊的成长故事。
乙:我们的首都--北京,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。
丙:从那里放射出五彩的光芒。
丁:你热爱北京吗?了解北京吗?你看,我们请来了一群北京的队员,他们会给我们讲讲北京的事。
队员一:北京的大街小巷贴满了申奥海报、广告。(队员们拉起横幅:祝北京申奥成功)
队员二:北京已经开始修建新的公路、体育场和其它基础设施。
队员三:北京承诺,将降低大气污染的程度,一些工厂已被关闭,小汽车、公交车正在更换清洁燃料。我们将要比悉尼的"绿色奥运"办得更好!
队员四:1990年,举办的亚运会获得了圆满成功,我们坚信一定能成功举办奥运会。我们有这样的经验和能力,我们已做好了准备!
丙:真精彩!我相信北京一定会成功!
丁:那就让我们8年相约在北京!
男主持人合:屈辱的历史,不屈的斗争。
甲:曾几何时,人被称之为"东亚病夫"。
乙:曾几何时,运动员被排斥在奥运大家庭之外。
甲乙合:请听相声《漫漫奥运路》
女主持人合:你对奥运了解多少,下面进行奥运知识竞答。
甲:奥运会全称是什么?(奥林匹克运动会)
乙:奥林匹克起源于哪儿?(希腊)
丙:奥林匹克是什么?(更快、更高、更强)
丁: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是谁?哪国人?(萨马兰奇,西班牙人)
甲:0年9月在哪里举办的第几届奥运会?(在澳大利亚的悉尼,第27届)
乙:北京申奥的结果是什么时候揭晓?(1年7月)
丙:奥运会几年一度?下届在哪儿?北京申办第几届?(4年,希腊的雅典,第29届)
丁:0年悉尼奥运会谁为夺得首金?(陶璐娜)
甲:悉尼奥运会上,谁为夺得乒乓球男子单打冠军?又是谁夺得女子单打冠军?(孔令辉、王楠)
乙:悉尼奥运会上,代表队共夺得金牌多少枚?(28枚)
丙:在悉尼奥运会上名列第几?(第三)
丁:申办8年奥运会的除了北京,还有那些城市?(巴黎、多伦多、大阪、开罗、吉隆坡、伊斯坦布尔、布宜诺斯艾利斯、里斯本、塞维利亚等九个城市)
甲:了不起,大家对奥运了解得真不少。
乙:已经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大体育王国。
丙丁合:凭着这样的实力,我们一定能把第29届奥运会办得更加精彩,更加迷人。
甲:请欣赏歌曲《拥抱明天》
男主持人合:我们为申奥助威。
丙丁合: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辉煌的梦想。
队员们合:相信8年的奥运会一定会在我们的首都--北京举行。
丙丁合:这是我们每个少年的共同心愿。
队员合:我们为申奥助威,为健儿加油。
丙:你们为北京申奥都做了些什么?(几名队员展示自己制作的关于支持申奥的美术作品)
队员一:我每天坚持锻炼身体,为的是向世界展示少年的健康体魄。
队员二:我们每人养了一盆花,栽了一棵树,美化我们的祖国。
队员三:我们自觉讲文明话,做文明事,向世界展示少年的文明风采。
队员四:我还教爸爸、妈妈学习100句英语。
队员五:我还给萨马兰奇爷爷写了一封信!(朗读信的内容)
甲:我还写了一首诗《欢迎你,奥运》,下面请大家跟我一起来朗读。
丁:队员们为了申奥成功,还真作了不少努力!
丙:我坚信8年北京奥运会一定更加美丽,更加让人心驰神往。
甲:我看到五环旗在长城上空飘扬。
乙:我听到各种语言在北京荡漾。
丙:相约在8年。
丁:相约在北京。
四名主持人合:让我们畅想8年北京奥运会。
队员一:我正坐在观众席上挥舞着五星红旗,为健儿们加油!
队员二:我们队包揽了羽毛球、乒乓球的所有金牌,五星红旗一次又一次地冉冉升起。
队员三:我为女排重振雄风,勇夺金牌,流下了眼泪。
队员四:男子游泳队进步了,奋力夺得金牌。
队员五:昔日的马家军又跑上了环行跑道,披上了五星红旗。
丙:中华健儿在奥运赛场上为祖国赢得了一个个荣誉,是什么在支持着他们奋勇拼搏呢?是慈祥的祖国母亲。下面请听歌曲《祖国,慈祥的母亲》(一个队员领唱,全体队员合唱)
主持人合:朋友们,让我们8年相约、相约在北京,让奥运圣火在熊熊燃起!
甲:下面请我们的辅导员。(略)
主持人乙宣布队会结束。(退旗仪式略)
北京教案 篇2教学目标:
1、学会本课3个生字——豆、角、年。会认8个字。
2、流利、通顺地朗读课文。
3、仿照“冷冰冰”“一层层”“绿生生”说一个词语,并积累这些词语。
4、说一说大菜棚里还有哪些蔬菜,能够用abb式的词语尝试着说一句话。
5、创编儿歌,运用语言。培养创新。
……此处隐藏5684个字……/p>
颤(zhàn,又读chàn)窥(kuī)匝(zā)悖(bèi)徜徉(cháng yáng)
苜蓿(mù xu) 椭(tuǒ)瞰(kàn) 涵(hán) 浚(jùn) 惬(qiè)
塞(sè 堵塞;又读sài边界险要之处,要塞、关塞)翌(yì) 迥(jiǒng)湍(tuān) 妪(yù)
3.解释下列词语:
雨后春笋:大雨过后,春笋旺盛地生长出来。比喻新事物蓬勃涌现。
姹紫嫣红:形容各种娇艳好看的花。姹,美丽,嫣,美好、娇艳。
丰姿:同“风姿”。指容貌、仪态。文中有丰满、美好的意思。
惬意:称心、舒服。
鸟瞰:从高处往下总体看。瞰,看。
4.理清文章结构层次。
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,教师小结,明确:
全文共18自然段,可分为三个部分。
第一部分(1—2段),叙写作者孩提时所见到的水上桥。
第二部分(3—14段),具体描绘京城大地的立交桥。
第三部分(15—18段),赞美京华大地的立交桥。
三、听录音,范读课文
四、研习新课
1.学习第一部分。
提问:本文的题目是“北京立交桥”,可作者却从“护城河桥”说起,假如把第1段删掉行不行?为什么?
讨论,明确:作者从护城河桥谈起,是经过精心考虑的。从作者的亲身经历说起,使读者有一种亲切感;再者,从“颤巍巍”的木板桥写到雄伟壮丽、气势宏大的立交桥,可引起读者联想、比较,说明建国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京华大地的巨大变化;第三,从水上桥写到陆地桥、路上桥,也显得非常自然。因此,第1段是切不可删的。
2.学习课文第二部分。
(1)提问: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体,可以分为几个层次?
讨论,明确:第1层,3—4段,叙写京城第一座立交桥——复兴门立体叉桥;第2层,5—8段,叙述京城立交桥建造的速度和宏大的规模;第3层:9—14段,描绘四座立交桥的各自风格、特点。
(2)提问:当第一座立交桥出现在京华大地的时候,作者是一种什么心情?从文中找出有关词语。
明确:强烈的好奇心,先睹为快的急迫感,促使我“特意”跑去一睹丰姿。“从没有见过的陆地桥”,激起了作者的“童趣”;“闯入了我们的生活”的立交桥,引起了作者的无限感叹。
(3)提问:作者在文中说到大型立交桥共有61座,所提到的共多少座?详细描绘的有哪几座?
讨论,指名让学生回答。
教师明确:作者所提到桥名的共十座,详细描绘的共五座,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的一座——复兴门立交桥;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四座——建国门立交桥、西直门立交桥、三元桥、玉蜓桥。
(4)请同学们欣赏课文前的彩色插图和投影的图片,对照课文,说说它们分别是文中描述的哪座立交桥。(岀示图片)
(出示立交桥,引导学生欣赏立交桥的丰姿)
(5)集体朗读第14段,要求有感情,有节奏。
五、布置作业
1.整理生字、词。
2.完成课文后练习七的造句。
3.思考:作者在第三部分里,是怎样赞美立交桥的?
4.从本文中找出说明的语句,思考作用。
第二课时
一、检查造句练习
二、学习第三部分
1.指句让学生朗读第三部分。
2.提问:作者写路口堵塞现象时借用了什么术语?运用了哪些比喻?这样写是不是离题了?
学生小声阅读,同桌讨论。
指数名学生发言,教师点拔、小结,明确:作者借用了医学术语“动脉栓塞”,形象生动地道出了当年交通堵塞的现象;为此,作者运用了多种比喻,展现了早晚行车高峰时“那一锅沸粥般的情景”:汽车流——“组成长蛇阵,像迈不开步的老妪”。自行车流——“像冲破堤坝的洪水,漫溢到路口的每块空间”;这样写并未离题,而是运用了比较的方法,来赞美立交桥的巨大作用,来歌颂立交桥给经济建设、人民生活带来的好处,从一个侧面赞颂了党的改革开放的政策。
集体朗读第17、18段,教师板书:
都市大动脉,动脉栓塞通,顺畅,惬意。
三、小结课文
1.教师简述“通讯报道”的特点:
通讯,也叫通讯报道,是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,反映人物、事件的新闻体裁。通讯可分为人物通讯、事件通讯。通讯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,还可穿插描写、说明、议论、抒情等方式。本文是事件通讯。
2.归纳本文的中心思想:
师生共同讨论,明确:本文报道了北京立交桥建设事业的飞速发展,描述了立交桥的雄伟壮丽的风姿,热情赞颂了党的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。
四、集体朗读第2、5、8、14、17、18段,从中体味作者蕴含于其中的思想感情。
五、体会语言
1.提问:上节课要求大家从本文中找出说明的语言,并思考作用。现在我们共同来探讨这个问题。
指名学生朗读本文中说明的语言,教师补正:第7段中“1984年建成的三元桥……全部工期只用9个半月”;第11段;第13段中“它是桥群组成……仿佛是刻意创作的超大型艺术雕塑。”
追问:如把这些说明的语言去掉,表达效果会不会受到影响?
学生讨论、发言,教师明确:如果去掉这些说明性的语言,文章的表达效果会大大受到影响。例如,只用9个半月就建成的三元桥立交桥(出示教学挂图,或欣赏课本彩色插页),如果删掉“9个半月”、“干道”、“栈桥”、“地下道”等说明的语句,就不能显示三元桥宏大的规模,也就显示不了在发达国家也不多见的建设速度。再如,将三元桥进行比较的“玉蜓桥”、“8座跨河桥,6座匝道桥,4座通道桥,3座铁路箱涵,组成一个庞大的桥的系统,建桥总面积是三元桥的两倍多。”离开了这些说明的语句,称之为“桥群”、“庞大的桥的系统”,读者就很难理解,誉之为“壮美”,就令人难以置信。
2.小结:课文中还有几处说明的语言,这里不一一列举讨论。由此可见,在记叙文中插入一些必要的说明,可以把事情讲得更加清楚,可以把作者的思想表达得更加明白。同样的道理,在说明文中插入适当的记叙或描写,可以使读者清楚地了解事物的发展过程,准确地把握事物的内外特征。
4.总结,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知道,记叙文是以写人记事写景为内容,以记叙为主要手段。为了使记叙的事情通俗易懂、清楚明白,离不开必要的说明和恰当的描写;说明文是以说明事物特点、阐明事理、介绍知识为内容,以说明为主要手段。为了使说明的对象形象、生动、准确,需要简明的记叙、生动的描写。我们读文章、写文章,都要认真分析善于运用各种表达方式,以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、达到自己的写作目的和要求。
六、布置作业
1.作文训练:
把《北京立交桥》改写为说明文。要求:a.抓住立交桥的特征,注意详略得当;b.局部改写或全部改写;c.200~300字。
2.完成课文后练习一、二。